購買人壽、儲蓄、危疾保險
之前有朋友問我,點解要買保險?危疾保額需要買多少才為之足夠?(首先講明小妹不是保險從業員,只是以過來人 (用家) 身份觀點出發。)
有人認為,保險是騙人的,發生事故後,索償沒得賠,我遇到很多人亦有這諗頭,認為保險公司只為賺錢,幾十年前不時聽到不得索償的報導,由細到大都給老爸灌輸這諗頭,很多上一輩老人家亦因後生時不信任保險、沒認識或沒能力去供款,故年老生病時,沒錢醫(以重病計),只好排政府醫院,要等、害怕又受氣。
在澳門只要不小心生病動不動就用了好幾十萬,好彩有保險索償到30萬危疾,病左又冇左收入,期間又要覆診、各方面都要用錢,所以危疾這筆錢的確幫助不少,但就發覺其實不足夠,不是恨這些錢,只是身同感受,真的不夠用,因這舊賠償亦有可能是你未來的部份幫補生活費。
註:不同的保險公司會提供不同類型的危疾保單,問多點知多點,就能清晰地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危疾保單了。
以自己經驗為例,在這裡希望跟後生一輩說,一定要購買保險,因為癌症真的越趨年輕化,世事幻變,不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,為自己買個保障是應該的,難道要靠現今這個無能政府?
我的保險友人說:保險可以根據閣下經濟狀況而設計,多有多買,少有少供,可以量力而為,總可以幫到忙,而且越後生買,保費相對地會便宜一點,保險有多種類型,如我,除人壽、危疾外,也額外買了一份儲蓄基金供款,婚前我是一個有十蚊洗十一蚊嘅人,不儲蓄,有時靠爸媽或銀行借貸,婚後就靠老公,好彩老公靠得住,哈哈。回說,雖然儲蓄保單每月只供千多元,但幾年儲下來的,為數也不少啊。
另外,病已經好辛苦,如果有足夠能力,而保額又可以Cover到,倒不如到私家醫院診治比較理想,不用每項檢查或抽血都得排期等待,往往得啖氣和害怕,故購買足夠保額的保單,就可以快點醫治,不用等太久。大家可能在文字間發現我對政府醫院有點偏見,的確是有個不愉快經歷,在往後的篇幅自會解構。
有人認為,保險是騙人的,發生事故後,索償沒得賠,我遇到很多人亦有這諗頭,認為保險公司只為賺錢,幾十年前不時聽到不得索償的報導,由細到大都給老爸灌輸這諗頭,很多上一輩老人家亦因後生時不信任保險、沒認識或沒能力去供款,故年老生病時,沒錢醫(以重病計),只好排政府醫院,要等、害怕又受氣。
在澳門只要不小心生病動不動就用了好幾十萬,好彩有保險索償到30萬危疾,病左又冇左收入,期間又要覆診、各方面都要用錢,所以危疾這筆錢的確幫助不少,但就發覺其實不足夠,不是恨這些錢,只是身同感受,真的不夠用,因這舊賠償亦有可能是你未來的部份幫補生活費。
註:不同的保險公司會提供不同類型的危疾保單,問多點知多點,就能清晰地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危疾保單了。
以自己經驗為例,在這裡希望跟後生一輩說,一定要購買保險,因為癌症真的越趨年輕化,世事幻變,不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,為自己買個保障是應該的,難道要靠現今這個無能政府?
我的保險友人說:保險可以根據閣下經濟狀況而設計,多有多買,少有少供,可以量力而為,總可以幫到忙,而且越後生買,保費相對地會便宜一點,保險有多種類型,如我,除人壽、危疾外,也額外買了一份儲蓄基金供款,婚前我是一個有十蚊洗十一蚊嘅人,不儲蓄,有時靠爸媽或銀行借貸,婚後就靠老公,好彩老公靠得住,哈哈。回說,雖然儲蓄保單每月只供千多元,但幾年儲下來的,為數也不少啊。
另外,病已經好辛苦,如果有足夠能力,而保額又可以Cover到,倒不如到私家醫院診治比較理想,不用每項檢查或抽血都得排期等待,往往得啖氣和害怕,故購買足夠保額的保單,就可以快點醫治,不用等太久。大家可能在文字間發現我對政府醫院有點偏見,的確是有個不愉快經歷,在往後的篇幅自會解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